
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
杨志强
立法会九龙西补选,代表建制派首次参选的陈凯欣以106457票胜出,较反对派两名元老李卓人、冯检基总和多911票。陈凯欣胜选意义重大,表现在五个方面:
泛政治化退潮
第一,这次是反对派连续两次在单对单补选负于建制派。继上次3‧11补选姚松炎败北后,反对派今次由李卓人上阵亦无法扭转劣势,所谓「六四比」神话被打破已无悬念。反对派近年在议会内「拉布」、在社会上鼓吹「港独」及「自决」,损害市民福祉,触碰「一国」底线,今次补选结果乃咎由自取。如今本港社会氛围正在好转,市民越来越明白什幺才是香港最需要的,什幺才是于港于民最有利,那些无心做实事,只会搞争拗对立,甚至触碰「一国」底线的人,自然会失去民心,今次补选又一次揭示了这一事实。
第二,选举结果确立建制派在议会的主导地位,建制派和反对派在地区直选的比例由17席对16席,优势扩大至18席对16席,反对派无法藉补选重夺分组点票否决权。建制派再接再厉,提升参政议政、服务市民的水平,遏止「港独」、「自决」势力,保障议会、政府正常运作,在推动香港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等方面,更好地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。
第三,陈凯欣胜选显示主流民意期望社会不要泛政治化,要将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置于首务。这反映了泛政治化退潮,对整个政治局势影响深远。建制派和反对派地区直选得票率的此消彼长,说明求和谐求稳定谋发展,已成为香港的民心所向、大势所趋。广大市民更加明白,香港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,吵吵闹闹、撕裂内耗的局面应该结束,应该选出有建设性、做事实干、真心为香港服务的人做议员,拒绝专搞政争、漠视发展的劣质政客。陈凯欣喊出了「民生最优先,政治放一边」的口号,是针对香港现实问题的具体回应和承诺,引起多数市民的共鸣。立法会需要有陈凯欣这类建设力量,推动更多有利香港的经济与民生政策。
第四,陈凯欣赢在得民心,赢在团结、实干、理性、守法和建设性。建制派在九西补选赢了漂亮的第二仗,两次都是建制派不同党派,以大局为重、无私合作的成果,为未来选举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模式。补选能够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,更是建制派长期脚踏实地、真诚为民服务的回报。相比起来,李卓人与冯检基在选举论坛及社交媒体上互相攻击,正是反对派党同伐异的伪民主闹剧。
专注经济 改善民生
第五,今次补选结果,亦显示政府换届后,社会上的政争减退,令议会能够集中精力拼经济、拼民生。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曾表示,过去一年在特首林郑月娥带领下,香港社会开始出现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,风更清,气更正,人心亦更齐,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,希望市民共同珍惜和维护,共同稳固和发展。今次九西补选是在香港社会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取得,是香港社会风更清,气更正,人心亦更齐的典型表现,展示的是强大的理性民意,表明民心思稳、民心思进,渴望更多建设力量能够进入立法会,与特区政府一起,带动香港专注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。立法会内正能量增加,也有利香港抓住「一带一路」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巨大机遇。
下一篇::香港要量化经济民生目标